漫步田間地頭到處鮮花盛開、蜂飛蝶舞,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近日,記者走進睢陽區宋集鎮吳莊村趙衛娟的家,一眼望去,一棟小洋樓、一個小池塘、一墻月季花,魚兒游、花兒艷,構成了一幅新農村美麗和諧新畫卷。
為了實現讓農業更強、農村更美、農民更富的目標,睢陽區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著力優化產業結構、建設美麗鄉村、鞏固脫貧成效,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,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。尤其是近年來,該區著力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水平,從強化組織領導入手,以高產創建為契機,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基礎,依靠科技,狠抓各項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,保證了農民每年都能獲得較好的收成。
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,該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,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,立足區情,發揮優勢,大力實施示范帶動、科技推動、市場牽動、加壓驅動戰略,突出重點抓落實,加快了全區種植結構調整步伐。
“我們村現在可是大變樣了,以前那是又臟又亂,現在路也寬了,墻也凈了,鄉間地頭一年四季鮮花綠葉不斷,美得很吶。”有著“國家森林村”之稱的塢墻鎮宋莊村村支書程合作熱情地跟記者聊了起來。
睢陽區聚焦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中心,按照“五級同抓千村試點、萬村推進、全面振興”的要求,選準試點村,指導鄉鎮制訂好試點村工作方案,抓好組織實施,著力打造一批高質量的鄉村振興典型示范亮點,充分發揮試點的引領作用,形成鄉村建設的良好格局。截至目前該區已創建“四美鄉村”90個、“美麗小鎮”13個、“五美庭院”8.3萬戶。
作為農業大區,睢陽區早已經從“單純求溫飽”轉型為“以特色換優勢”的格局,讓農民們不但填飽“小肚子”更是鼓起了“錢袋子”。著力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水平,聚焦提質增效,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倍增行動,策劃實施重點推進項目10個以上,實現特色現代農業總產值超30億元。實施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工程,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基地20個、“一村一品”特色農產品示范村8個、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10個,新增“三品一標”農產品5個,實現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值40億元。
打好產業扶貧硬仗,把產業扶貧作為摘“窮帽”、拔“窮根”、實現長遠發展的根本之策。該區今年共謀劃了104個項目,預計投入17967.25萬元,重點支持婁店蘆筍、閆集鎮楚廟村大棚蔬菜種植、李樓村紅薯加工、脫水蔬菜加工等種植養殖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。截至目前,睢陽區已脫貧7086戶17866人,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.09%,全區29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,貧困人口漏評率、脫貧人口錯退率均為零。
“我們將繼續穩住‘三農’基本盤,踐行新發展理念,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,加快建設特色現代農業,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,加大脫貧攻堅力度,確保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,力爭全區農業農村各項事業邁上新的臺階!”睢陽區委書記栗朝舉信心滿滿地說。
作者:李燕 通訊員 高敏 來源:河南日報農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