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及推廣,馬鈴薯機械化生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。在云南建水縣,馬鈴薯種植大戶趙紹元采用全機械化種植,不僅有效提高了馬鈴薯的種植水平,還大大減低了勞動強度,提高了勞動生產率。
趙紹元采用全機械化種植馬鈴薯已有兩年多,今年他連片種植的200畝馬鈴薯已全面進入采挖期。由于趙紹元對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應用較好并且經驗豐富,采挖馬鈴薯當天,便吸引了紅河州各縣市農科部門的人員前來參觀學習。
據趙紹元介紹,采用馬鈴薯種植機,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,而且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,機械種植比人工種植效率提高了數十倍。“一兩百畝最多三五天就種完了,如果用人工種一百畝要十多二十天才能種完,種植機還可以覆土,減少勞力投入 ”。
除了馬鈴薯種植機之外,采挖機也格外省工、省力。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,一臺大型拖拉機攜帶便捷式的馬鈴薯采挖土機在基地里來回穿梭,深埋在土里的馬鈴薯全被機器翻了出來。趙紹元說:“今年的馬鈴薯大豐收與機械化種植是分不開的。”趙紹元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每畝地采用機械化生產比人工種植能節約1000元左右的成本,畝產約3.5噸。產量增加了,就算遇到市場價格下跌,也能盡可能地保本。
據了解,甸尾鄉80%左右的農戶已采用半機械化種植,50%左右的農戶采用機械化采挖。今年全鄉共種植馬鈴薯18060畝,預計可實現總產值1.4億元。
機械化生產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擔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率限制,實現了人工所不能達到的農藝要求,是先進農業技術大面積推廣運用的必然選擇。
云南網通訊員 白鈺倩 彭兆偉 王菊梅